甘肃酒泉:办好为民实事解民忧 点亮高校毕业生就业幸福路
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,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,关系青年成长成才,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。自2014年以来,甘肃省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连续10年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,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可享受1500元/月的生活补贴,补贴期限3年。
“一进入企业,参加了岗前培训,不光给我缴纳了社保,快到月底赶上双节,单位还给我发了福利,还申请了1500元/月的生活补贴,期限3年。生活补贴‘福利’对初入职场的我们来说真的很贴心。”2024年通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进入寰泰工业(瓜州)有限公司的毕业生赵玉轩,对现在的这份工作非常满意。
“公司为员工提供了许多培训机会,自己的职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。现在每月工资4000元再加人社局发放的生活补贴1500元,我很满足!希望通过公司提供的平台,学到更多知识,持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薪资待遇。”2023年就职于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万名项目人员詹悦说。
今年以来,酒泉市人社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紧扣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,采取拓宽宣传渠道、广泛征集岗位、开展双向对接、强化管理服务等方式,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,努力提升就业服务温度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,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、更高质量就业,全力以赴为毕业生“好就业”“就好业”保驾护航。
聚焦“稳大盘”,做优就业环境。酒泉市想方设法拓展就业渠道。以产业振兴带动就业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紧贴产业人才发展需求,制定了《酒泉市2024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方案》,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岗位募集工作,发布《酒泉市2024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(企业)就业岗位征集公告》,积极对接全市范围内基层单位、国有企业、重要产业、民营企业等开展岗位征集工作,累计征集212家企业1285个就业岗位。深化“政校企”联盟交流合作,以劳动需求推动就业,广泛募集优质岗位资源,为企业、学校和在校生搭建交流服务平台,打破就业岗位信息壁垒,在扩渠道、促匹配上下功夫,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。截至目前,已全面完成8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任务,毕业生与企业已全部签订劳动合同上岗就业。
聚焦“优服务”,做精就业帮扶。多渠道拓展岗位资源,不遗余力落实就业政策。健全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构建了“孵化基地+零工市场(驿站)”矩阵式服务格局,广泛推广使用“码上就业”公共就业服务平台,推动公共就业服务重心下沉、覆盖城乡,促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便利共享,打通就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目前,全市共创建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(园区)18家,市级28家,零工市场(驿站)16个。为1937家企业提供孵化服务,带动就业2.5万人。加强多方联动,促进招聘要求、岗位信息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快捷流动,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“雁归计划”“才聚酒泉西北行”等系列活动,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、直播带岗活动280场次,参与企业4613家,提供就业岗位4.3万个、达成意向9898人。
聚焦“抓落地”,落实就业保障。积极开展“大走访、大调研、大讨论、大宣传”活动,通过档案结转、就业回访、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等有利时机,精准摸排、精细分类,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需求,利用寒暑假毕业生返乡时机,邀请大学生进企业参观交流,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、实效性,现已累计组织215所院校的470名同学进企观摩座谈交流。强化供需对接,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精准化服务,加力技能培训,将技能教育与转移就业有效衔接,广泛开展“嵌入式”“订单式”技能培训,实现“培训一人、就业一人”,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型、技能型人才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69期,培训1.29万人。积极推动“酒泉人才驿站”建设,全市已建成人才驿站39家,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过渡性住宿、政策咨询、就业指导、岗位推荐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